“雙碳”目標下,促進建材綠色化已成為大勢所趨。作為行業“新寵”,業內對綠色建材的未來發展寄予厚望。然而行業發展依然存在著痛點、難點,而這些正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突破點。
破除綠色建材高成本誤解
新型綠色建材(以易鼎行?新型模架集成系統為例),其荷載大,用量少,壽命長,其中鋼木龍骨設計使用壽命15年,主龍骨設計使用壽命20年。同時,該集成系統重量輕,安裝、拆卸簡單快捷,通用性強,能大大降低勞動強度、節省人工和時間成本,降低綜合成本,經濟效益顯著。
近年來,全行業推動綠色建材發展和應用的步伐一直在加快。為降低綠色建材價格,一方面,行業企業不斷加大技術創新力度;另一方面,各地也在探索政府采購等模式,以量換價,降低綠色建材采購成本。
加大數據庫建設應用力度 加大數據庫建設應用力度,首先,可實現責任可追溯。以材料進場環節為突破口,將材料來源數據、入場復檢數據、監理數據等納入采信數據庫管理,使用區塊鏈技術固定證據,明確區分生產廠家、供應商、檢測機構等的主體責任。其次,可保障建材質量,杜絕數據篡改現象。數據庫為建材生產廠家提供一套產品防造假、數據防篡改、去向可追蹤的銷售臺賬系統,臺賬系統中記錄著產品批次信息、來源和去向信息等。最后,可推動行業誠信體系建設。綠色建材使用信息查詢功能可向社會提供建材相關的生產、流通、檢測、使用等信息,有助于凈化建材使用市場環境,建立誠信體系。
數字化賦能建筑業,將有效提高管理效率,實現“可計算、可采信、可考核、可交易”的精準管理目標。
補足碳排放計算關鍵一環
目前,已有51個大類350余個小類的建材產品納入綠色建材產品認證目錄,36家認證機構為1355家建材生產企業發出2850張綠色建材產品認證證書。
研究發現,基于碳足跡報告,可以全面、客觀地審視建材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能源與環境問題。同時,碳足跡聲明及認證作為一種有效的市場促進機制,可以為推動企業開展節能減碳提供積極有效的外部動力。建立碳足跡指標體系,推動綠色建材減碳工作。借助質量認證這一成熟的技術手段,在三部門推動的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工作基礎上,采信相關碳足跡數據,來有效解決不同產品碳足跡區分度的問題,從而補足建筑碳排放計算關鍵一環,更好地促進綠色低碳建筑的推廣,更高標準地在全社會推廣綠色生產生活方式。
如今,大力發展綠色建材不再是選擇題,而是必答題,不僅是優選項更是必選項。綠色建材,讓建筑“綠”起來,讓人民生活美起來。